從整個醫療行業,到彩電行業來說。
彩電,第一個,是國產替代,有哪些階段,對客戶有哪些利弊,對經銷商有哪些利弊?
達叔問,有區別?
彩電說,區別非常大。
中國彩電行業,早期市場的80%,都是進口品牌,主要是日資企業占領,產品很貴,且玩饑餓營銷。
但是,這個時期的經銷商,誰能拿到代理權,誰的日子就比較舒服,整體的利潤空間,保持的都不錯。
這一點,你去看醫療行業,也是如此,只要那個細分領域里,還是外資品牌做主導,那么經銷商的利潤空間,就不會太差。
但是一旦技術被國產攻破,就會立馬有幾百家國產公司,同質化非常嚴重,迅速殺入,進入徹底的價格戰。
這個時期,經銷商的利潤以及生存空間,就會迅速被擠壓,且是混戰,最后經銷商在混戰里,很少有做大的,大概率是國產品牌崛起的炮灰。
我是經銷商,是生意人,我要找你們這種細分領域,小而美、外企占主導的生意,能讓我的公司,多活十年。
達叔問,當年的價格戰,打的有多慘烈?
彩電說,和藥品行業對比,有點類似。
你看所有彩電,長虹、康佳、TCL等,很多公司背后都有軍工行業的背景,核心部件顯像管之類的,都是早期軍工、雷達等技術。
剛起步的時候,中國各個省,都有自己的彩電品牌,就如同各個省,都有自己醫藥國企一樣,是當地的納稅大戶。
這種企業,被保護的太好,享有的是壟斷地位,產品不愁賣,日資企業進入后,利用產品代差,占領了大部分市場。
然后國家推動彩電市場化,放開競爭,長虹為了生存,發動了第一輪價格戰。
2
達叔問,價格戰,是被動的選擇?
彩電說,對,就像藥品集采一樣,價格暴跌一樣,也是被動選擇,國家推動的產業變革。
那個時期,整體的改革思路,都是把壟斷行業,往市場方向去推,按照這個思路改的,都紅火起來了。
達叔問,當年彩電價格是多少?
彩電說,我做的時候,每臺是1300左右,城市里每個家庭的月收入也就是1000塊左右。
一般家庭的彩電支出,占家庭年收入的20%,但是長期供不應求,那是一個好時代,從緊缺走向充沛的轉型期。
達叔問,利潤空間,大概是多少?
彩電說,30-40%,每個型號不一樣,經銷商賣一臺平均能賺三四百,你想一下,相比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,是不是個好生意?
達叔說,厲害。
彩電說,然后就出現了產銷巨頭聯合體,這個也供你醫療行業,對比參考,你看看有哪些公司的影子。
長虹彩電是廠家,河南崛起了一個超級經銷商,叫鄭百文百貨,每次拿貨都是十幾億的資金規模。
達叔說,那個年代的上億資金,是天量了,他們哪來這么多錢?
彩電說,背后有建設銀行的支持。
鄭百文拿到的價格,比其他所有品牌的中小型經銷商,都低兩百塊左右,然后開始往市場上低價銷售。
那個時代的兩百塊,是大錢,迅速搶占了市場,拿到市場份額第一,這一輪價格戰,基本上把外企都干沒了。
國產彩電,市場份額達到了80%,但是經銷商的利潤空間,也快干沒了,倉庫里,都堆滿了機器。
達叔問,全國的彩電廠家數量,一番混戰下來,有變化么?
彩電說,絕大部分都被干倒閉了,只能頭部的幾個巨頭。
所以我的觀點是,外企的市場競爭,不是最兇殘的,最兇的就是民族企業內部廝殺。
在醫療行業,也是如此,我們做IVD的,各種細分領域加起來,有上千家企業,外企是干不掉這些企業的,他們定價高,市場路數不夠兇狠,也不夠靈活,總能活下來。
但是,當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里,有國產的巨頭崛起后,就慢慢進入清洗的環節了,自己人對自己人動手,是最兇狠的,招招打七寸,打的血流成河、寸草不生。
達叔問,我印象中,長虹后來不行了,TCL等企業,好像做的更好。
彩電說,對。
這里就要講一個渠道管理的故事,供你參考,模式之爭,短期和長期該如何選擇。
長虹選擇了一家獨大,選擇了鄭百文這樣的巨頭經銷商進行合作,短期內殺傷力是很恐怖的,大樹之下,寸草不生。
但是,TCL選擇另外一條路,就是在各地和地頭蛇合作,選擇一大堆的中小經銷商渠道,沒有培養出任何一個超級巨頭。
在這種情況下,廠家就沒有被某一個單一渠道,徹底綁死,廠家的管理成本較高,但是更靈活,政策更能執行到位。
后來鄭百文出事,資金鏈斷裂,長虹一個超級巨頭的渠道如此單一,豪賭失敗。
是品牌廠家被渠道綁死的經典案例之一。
3
達叔問,除了渠道布局,還有哪些啟發?
彩電說,除了降價和渠道,還有兩個事,我們醫療行業,都正在經歷。
一個是,走向海外市場。
以前是中國的彩電市場,被外企占領80%,中國出臺各種產業保護政策,這一點,我們國家出臺各種國產醫療保護政策,一樣的。
后來是中國的彩電走向海外,吊打全球,被歐盟、美國以傾銷等各種理由刁難,征額外關稅等。
未來,我們醫療行業,也會從保護自己、刁難外企,走向海外,被外國刁難,命運的輪回。
而且,在這個過程中,長虹去美國市場,就被騙了,中國的醫療企業出海,也會出現一批被騙的經歷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
二是,技術路線選擇。
每次技術更新,大的技術變革,都會影響一批企業生生死死,長虹賭錯了方向,后來就被動了。
在醫療里,那么多國產醫療公司,但凡和新冠搭邊,都完成了原始積累,這就是技術路線的選擇,是命運的饋贈。
三是,向上游并購。
長虹當年最猛的是,悄無聲息把國內的顯像管幾乎全部買斷了,占了70%,如果沒有國家出面,長虹能把所有其他彩電品牌,全滅了。
后來,被緊急叫停,長虹元氣大傷。
現在我們醫療行業,外行的人,每天在看爭奪市場,但你看頭部企業,比如邁瑞之類的,已經開始往上游開始布局并購了。
達叔說,經歷過中興、華為的事,大家都知道上游芯片的力量。
彩電說,你說到芯片,我要說全球的芯片格局,是中國彩電行業大戰改變的,你信么?
達叔說,真的?
彩電說,飛利浦這個公司,是歐洲老牌公司,聽過吧?
達叔說,在醫療行業,有影像、監護等產品,也是個很大的公司。
彩電說,飛利浦原來也有彩電業務,被中國企業打崩之后,飛利浦利潤各種因素加起來,利潤大滑坡,開始變賣資產。
其中,飛利浦開始出售一部分光刻機資產給荷蘭公司,這就是后來的光刻機霸主,ASML。
這還沒完,飛利浦又賣了一條生產線給臺灣,就是后來的臺積電。
達叔猛拍桌子說,很少見到你這么能吹的,全球的芯片格局,在你嘴里,就是中國彩電價格戰改變的。
彩電說,歷史就是這樣,就看你怎么解釋。
彩電行業的故事,對我們醫療行業的啟發,這還不是最關鍵的,更關鍵的是,對我們普通人,有什么啟發。
在不同的年代,都有最火的行業,那個時代,你去看每年的全國優秀企業家,都是彩電、冰箱、洗衣機等行業。
領獎的,也都是他們,榮譽、財富全部都有,很快這就變成了一個傳統行業,出新品、行業動態,連個新聞都上不了了。
現在你做彩電、賣電視,都有點丟人,還不如做直播的出名,更沒有頭部直播賺錢。
達叔說,科技是最速朽的。
本號編輯轉載此文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[聲明]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更多資訊,請前往唯邁醫療官網:www.siwade.com